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会计学院于2014年7月学校进行学科调整后成立。学院会计学办学历史悠久,早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前身之一的广州对外贸易学院成立初期(1980年)就设置了会计学方向。40年来,学院的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长足发展,教学、科研都取得了丰硕成果,会计学科先后被评为广东省名牌专业、国家教育部特色专业、广东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广东省优势重点学科。学院开设 ACCA 国际会计创新班、CIMA 管理会计创新班、会计学(国际组织/ACCA 创新班),面向非会计学院学生开设会计学辅修专业。研究生层次有会计学硕士、会计专业硕士(MPAcc)、审计专业硕士(MAud)三个硕士学位点,开设“小语种+会计”会计硕士创新班。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均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截至2024年12月,学院在读本科生近1934人,硕士研究生478人。


学院现有专业教师60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37人,占比63%,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45人,占比75%,具有海外学习经历的教师31人,占比53%。学院还聘任了近200名企事业单位高级管理人员担任硕士研究生校外指导老师,30余名知名学者、企业家以及政府官员担任客座教授。


近年来,学院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快速发展。会计学专业先后被评为广东省名牌专业(2006年)、教育部特色专业(2009年)、广东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单位(2012年)、广东省会计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2015年)。财务管理专业2010年被评为广东省特色专业,2015年被评为广东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审计学专业2018年被评为广东省特色专业。2019年会计学、财务管理两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2年审计学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2006年获得会计学硕士学位授予权。2014年获得会计硕士专业学位(MPAcc)授予权。2016年3月,会计硕士专业学位(MPAcc)获全国会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批准设立“外语+会计”会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创新专硕培养模式。2018年8月,会计硕士(MPAcc)学位点顺利通过了由全国会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组织开展的学位授权点专项评估。2021年审计专业硕士(MAud)学位授予权获批。


学院聚焦优势研究领域,科研平台布局合理。目前我院有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备案中心1个(印度尼西亚研究中心),广东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跨国并购与创新战略研究中心),广州市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粤港澳大湾区会计与经济发展研完中心)1个,校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个。科研平台布局的持续优化为学院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人才培养提供了有力支撑。近5年来,学院获得各类纵向科研项目立项90余项,其中国家级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国家级一般项目10项,教育部项目6项,省级项目41项,副省级项目14项;发表高水平论文240余篇,其中一类论文110余篇,二类论文100篇;出版学术专著12部;被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治局委员和中央有关部门采纳/批示的研究报告33篇;发明实用新型专利1项。


学院与百强会计师事务所、企业集团、金融机构、地方政府部门等各类型单位开展广泛合作与交流,建设实习基地50个。

学院每年本科及研究生毕业生约600余人,毕业生就业率高。毕业生去向集中于珠三角地区以及全国各大城市。80%毕业生到“四大”国际会计师事务所、国内百强会计师事务所、企业集团、金融机构、政府部门、以及各类企事业单位就业,另有 20%的学生选择国内外知名高校读研深造。